^ 繁体版

您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心愿

全心全意 服务患者

NEWS

新闻中心

媒体报道

近六分之一抗疫医护有心理困扰,专家建议及时咨询

发布时间:2020-12-10 来源: 字体:

阅读提要:后疫情时代下,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现况如何,他们的心理还健康吗?抗疫的高压环境又对他们产生了哪些影响?

后疫情时代下,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现况如何,他们的心理还健康吗?抗疫的高压环境又对他们产生了哪些影响?

四次请求上一线的“抗疫先进个人”也有过害怕和彷徨。

在新冠疫情的开始,华润医疗第一时间便打响了“疫情阻击战”。旗下全国106家医疗机构中,5家三级医院,18家二级医院,31家一级医院及社区中心,还有52家诊所及其他医疗机构均坚守岗位,抗击疫情。其中,在湖北武汉就有两家三级医院——华润武钢总医院和武钢二医院,这两家医院先后被武汉市政府指定为“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”。

武钢二医院手足病科主任王秀红

截至目前,以这两家医院为代表的华润医疗已获得百余项“战疫荣光”。其中,武钢二医院手足病科主任王秀红因在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,被评为“全国抗疫先进个人”和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
“这是一场我们武汉人为保卫自己城市的‘战斗’,我觉得自己不能缺席。”回忆起抗疫经历,王秀红主任告诉健康时报记者,“糖尿病足这样的重症患者,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,死亡概率可能并不低于新冠,我们得管起来。”

为此,王秀红找到同是党员的李军、护士长龙飘,又喊来了赵晓玲、李郑、刘欣、矫慧、王敏五名护士一起商议。大家一致同意,临时组建了“秀红党员突击队”,迅速开展登门巡诊工作。

疫情期间,“秀红党员突击队”动为重症患者外出出诊,累计出诊247人次、门诊接诊413人次。

“我们义务上门服务,但有的家属会要求医务人员把防护服脱掉,穿上他们准备的衣服后再进门。”王秀红回忆道,“我们有位队员被要求给已经心衰的老人上尿管,当时患者家里已摆好灵堂,医护人员提出希望将老人送去医院,而家属怕被感染不愿意去,最后老人去世了,家属的火气还转接给了我们”……

分享感受,抗疫过后医护人员需预防应激障碍

10月13日至21日,金年会最新登录网站的“润心坊”成功举办了“天使健康行”抗疫英雄关爱活动。这次活动中,60余名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一起坐下来,分享了抗疫过程中的成长点滴。

许多医护人员第一次平静地分享了自己在那段“黑暗的日子”里的喜怒哀乐,也通过和专家的交流,疗愈了自己的心理创伤。

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科主任温金峰

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、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科主任温金峰告诉记者,医护工作者的心理问题更易在疫情平稳期出现。最常见的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,是在面对突发性、严重的负面事件后,对人心理造成伤害的一类精神疾病,“不愿意回忆”就是其中一种表现。

“从《柳叶刀》的一份研究数据上看,疫情下医护人员都会出现焦虑、恐慌等情绪,但是随着疫情平稳,大部分都得到了缓解。”温金峰强调,“如果仅仅是不愿意回忆,其实并不是大问题。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普通人,在你的心理负性情绪过于严重,持续时间过长,已经损害了社会功能时,是需要寻求医学帮助,进行一些心理干预的。”

温金峰建议,日常生活中如果觉得自己有焦虑、失眠等表现,可以先做做心理相关的问卷进行自查,例如:焦虑筛查问卷(GAD-7)、自测抑郁量表(PHQ-9)、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(ISI)、事件影响量表(IES-R)等,自我检测心理状况。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,可以优先尝试自我调适,做些运动,有氧运动是很好的解压方式,或是见见朋友,以聊天的方式抒发情绪,当然必要时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
“心理问题的缓解,是一条比医疗救治更长久的战线”,温金峰说,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重视自己的情绪问题,防患于未然,重视在疫情下的心理健康建设和创伤治疗,有助于长久的身心健康。


健康时报记者 孙欢


XML 地图